欢迎访问礼泉永康医院官方网站!

礼泉永康医院

集医疗、养老为一体的新型园林式养老机构
陕西省颐养结合示范典型机构
陕西省第一批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

医院电话:
029-35965333

颐养院电话:
13679205513

关键词: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9-35965333
全国售后热线:
13679205513
邮箱:3226487078@qq.com
地址:礼泉县城东二环中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永康资讯  
“永康颐养” 医养永康 ——访礼泉县永康颐养中心董事长康长良​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11/8 关注次数: 二维码分享

“永康颐养”    医养永康

——访礼泉县永康颐养中心董事长康长良


康长良,1971年出生,陕西礼泉人,中共党员,礼泉县永康颐养中心董事长。早年外出打工,挣得一些积蓄,回乡创办私立学校,风生水起。2003年被乡亲们推举为任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无私奉献,领导有方,发展乡村经济,倡导尊老助老风气。2013年任池村荣获“陕西省敬老文明号”,康长良则当选为咸阳市七届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礼泉县十大杰出书记。2015年创建礼泉县永康颐养中心,志在奉献社会,传播爱心,本人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赋予它各种各样的名称:后冷战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国际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其实,现在的时代还有一个特征,即:长寿时代。国人寿命比新中国成立前延长了几十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除居家养老外,养老院养老是必然趋势。


在陕西省礼泉县东二环路中段,有一处恬静雅致的院落。这里,以全新的办院体制、独特的运营模式、一流的硬件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显著提升了入住老人的幸福指数,成为老年人的长寿乐园。它就是礼泉永康颐养中心。

永康颐养中心由“咸阳市十大敬老楷模”、“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康长良创办。让我们走近他,听他讲述尊老爱老助老的的故事。

致富不忘反哺乡亲

1971年2月,康长良出生在礼泉县任池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康长良的父母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家里添丁进口,这在农村是大喜事,何况还是一个男孩;忧的是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非常贫穷,任池村家家一贫如洗,村民一辈子的最大奢望就是能吃饱饭,不饿肚子。康长良父母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养育六个孩子,父亲才四十多岁,生活的重担就压弯了他的腰。母亲每天做完饭看着孩子们吃饱,锅里剩下多少就吃多少。多少次,康长良一觉醒来,看见母亲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孩子们缝补衣衫。母爱似水,父爱如山,在父母的含辛茹苦下,一家人生活勉强维持温饱,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康长良是个懂事又孝顺的孩子,总想帮助父母减轻点负担,放了学就帮母亲做家务,放假了就到地里帮父亲干农活,小小年纪的他过早品尝了生活的艰辛。那时他就常想,我长大了不管再苦再累,也要找一个挣钱多的活干,让父母亲和全家人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康长良祖籍陕南,在爷爷那一辈逃荒来到礼泉县任池村落户。到他这一代家里有兄妹六人,只有他上了高中,其余兄妹初中没念完,就相继辍学务农。康长良深知父母为他缴纳学费是多么不容易,他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认真刻苦,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本有希望考上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但为了不增加父母的负担,他高中后就不上了。贫穷把多少莘莘学子阻挡在高等教育之外,他说:“留在我童年记忆里的只有贫穷和饥饿,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父母借粮的艰难到现在仍然历历在目。”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康长良熟思熟虑之后,决定外出打工赚钱。

对贫穷有刻骨仇恨,坚决把贫穷根子拔掉,在这个强大信念的支撑下,康长良全身心投入到打工挣钱中。那些年,他跑过运输、搞过经营,只要能挣钱,他从不嫌脏和累。别人不干的活他能干,别人不能吃的苦他能吃,天道酬勤,他手中终于有了些积蓄。康长良不是小富即安之辈,他想得深,看得远,看着任池村因为愚昧而带来的世代贫穷,1992年,他在村里办起了当时礼泉县第一家私立学校——龙池文体学校。

康长良敬业勤勉,还有会武术的特长,把学校办成了文体特色学校。经过十年艰苦创业,到2002年,龙池文体学校已发展成固定资产上千万元、在校学生超千名的九年制特色学校,学生多次代表市、县参加体育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

1993年,贫穷落后的任池村迫切需要一个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带领他们走出贫穷,大家不约而同推举了康长良。是继续在自己的学校里挣自己的钱,还是吃苦受累带领村民往致富路上走?康长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他说:“当年,我爷爷一条扁担两个箩筐从陕南逃荒到这里,乡亲们啥也没说就收留了,才使我们这一户人安家落户。任池人对我有恩。”从小习武的康长良耿直、血性、敢担当,乡亲们的这份恩情始终挂念在心。他决定接过任池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付重担。

他上任后,对村里情况进行了调研。那是一个什么情景?道路是羊肠小道,睛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更要命的是村民吃水难,村里没有水井,吃水要到八九里外的一个山沟里去挑水。全村80%的人家住的是窑洞,20%住的是简易土坯房,与周边乡村比,是天壤之别。任池村的贫穷落后深深刺痛了康长良的心,他发誓,脱三层皮、掉十斤肉,也要改变任池村面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要致富,先修路。康长良个人先后出资70万元,把村里的泥泞小道修建成了康庄大道。他又多方集资100多万元请来打井队,打出了一眼750米深的机井。村民们看到这些都哭了。他们自发凑了钱,做了一个“情系任池,心系乡亲”的大匾,敲锣打鼓送给了康长良。康长良十分感动,他眼含热泪说,自己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做了一点份内事,群众就这样高看;我只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好务,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村里有四位孤寡老人,无儿无女,没有人管,风烛残年,生活凄惨。康长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共产党领导下绝不允许有这种情况!他跑民政局,争取政策支持,又四处筹款,为四位老人盖起了新房。老人入住时说,这是不是做梦啊?康长良说,不是,党支部就是你们的家,我就是你们的儿子!

他用党性撑起一片洁净的天空,他用心血浇铸了干群鱼水之情;他把忠诚写在了广袤的故乡热土之上,他把对群众的高度负责落实在一件件实事之中。

爱老美名传扬乡里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人们一辈子辛勤劳动,养儿育女,只知奉献,不知索取,是一个可敬可爱的群体。康长良在着力发展全村经济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引导村民们爱老助老,使孝亲敬老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003年刚上任,康长良就马不停蹄地走村串户,探访村里的老人。此后每年的春节和重阳节,他都自费购买礼品,逐一慰问村上孤寡老人和七十岁以上老人,每次置办礼品都要花费上万元。为使尊老助老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他提出了“四个必须”, 即:老人有困难必须帮助,老人有病必须探望,老人有矛盾必须和谐调解,老人病逝必须参加送丧。他在村上还立下两个特殊的规定:凡村级会议必须有老年协会代表参加;村“两委会”必须每月向老年协会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制度制定了,康长良带头落实。村里老人任开会去世后,家里比较困难,他带头捐款500元,跑前跑后帮助料理后事。书记带了头,其他村干部也捐款捐物,极大地缓解了任开会家的困难。

2008年,村民任新广家因雨房屋倒塌,村上积极争取民政、扶贫部门资金支持,帮助盖好了新房。为了表示谢意,任新广让儿子买了只土鸡送给康长良。早已耳闻任新广父子俩平时关系不太融洽,康长良借此机会进行说教:“你的心意我领了,但礼品你必须拿回去孝敬你的父母,以实际行动回报养育之恩。”就是这么一点拨,改变了孩子平时对父亲的态度,任新广逢人便说:“还是康书记有办法,我娃明理孝顺多了。”

任池村60岁以上老人共95名,占全村总人口的13%,其中70岁以上老人41名。多年来,康长良十分重视老龄工作,为了使老年人的事有人管、有人问,他规定要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发起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由责任心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退职老干部担任会长,对协会进行规范建设;设立老年人图书室和活动室,经常开展学习交流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老人们在这里打牌下棋,挥毫泼墨,聊天交流,其乐融融。党支部每年为老年人协会拨2000元活动经费,保障协会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现在,老年人协会每天来活动的人川流不息,已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康长良对老人情意深厚。为使全村孤寡老人能够安度晚年,他积极争取民政支持,2012年多方筹资20多万元,建起了可容纳16位老人居住的农村幸福院,炕、锅灶等生活用品一应齐全,还选派专人负责照料日常生活。目前,已有6人长期入住,老人们被问及平时生活,总是热泪盈眶……

人人都有老的一天,家家户户都有老人,怎样对待老人,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康长良常说:“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不可忽视,更不可轻视。”在他的宣传倡导下,全村敬老爱老形成风气,老人的事情有人管,老人的困难有人帮。老人们受到如此厚爱,在协会的组织带领下,更加注重发挥余热,自觉担任义务巡逻员、平安建设宣传员等,在整修道路、移民搬迁、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工作中,不辞辛苦、建言献策,发挥了突出作用。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康长良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他坚持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奉献,在三秦大地上闪耀着共产党员的光采!


医养结合颐养人心

康长良思考有深度,心胸有担当,办事有策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走出任池,一纸构想宏远的方案在他头脑中形成——在礼泉县城创办专门的养老院---礼泉永康颐养中心。

怎么会想起在县城办一个养老院?面对笔者的疑问,康长良说,任池村离县城20公里,老人一旦生病,等送到乡卫生院或县城医院,往往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他接着说,我们无法阻止人的生老病死,也无法阻止一些老年人出现失能半失能的状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这些老人的养老现况,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一个有尊严、稳定而安全的就医养老环境。于是,创办一个“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念头油然而生。

为此,康长良先后考察了国内许多养老院的运行模式,最后决定创办一所集医疗和养老为一体的园林式养老院。资金缺乏,他想法设法四处借贷;没有经验,他虚心像别人学习请教。经过一年多艰辛的筹建,201510月,一个占地43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的咸阳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礼泉永康颐养中心正式落户礼泉。该中心分南北两区,南区为医疗康复区,以二级医院标准配置,医疗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开设老年病专科、康复护理、中医养生、等二十多个科室;北区为颐养休闲区,老年公寓按宾馆标准间配置,健身房、活动室、学习室、餐厅、文体娱乐广场等设施齐全,共设养老床位278张,医疗康复床位168张。

陕西医养结合老年公寓永康颐养中心以“帮天下儿女尽孝,让万家老人安康”为宗旨,以“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服务每一刻”为服务理念,以“全托颐养、临时托管、日间照料、临终关怀”多种形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集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慰藉、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一流健康养老服务,运营第二年就入住老人近百位。

一流的休养环境,一流的基础设施,一流的员工队伍,一流的管理服务。这是一盏点亮老人晚年生活的明灯,这是一座通向乐天安老之路的金桥。

颐养中心最大限度地关爱老人健康,通过营养配餐保证老人吃得美味可口,通过日常照料保证老人穿得冷暖,通过改善环境保证老人住得舒适,通过增加设施保证老人行得安全。康长良经常叮嘱伙房,饭菜要做得软烂些,让老人咬得动。

颐养中心时刻注重精神关怀,鼓励老人习书作画、吟诗赋文,发展个人特长,让心灵丰盈而有力量。

陕西医养结合老年公寓颐养中心开办大讲堂,传播时事政治,分享养生之道,还请老人畅谈岁月流转的感悟,品读人生真谛。

康长良经常过问中心的工作,给予具体指导。他说,养老机构从业者,一要有爱心,二要有创新理念。传统式养老机构的管理已浓缩到“安全”和“伙食”两项,其他是“点缀”的。确实,安全和伙食是最基本的管理,常年做好也非常不易。为此,他把这两项工作作为重点,让老人吃好玩好,与消极养老作坚决斗争!他说:“心态年轻才是真正的年轻。不能老了再说养老,那我们充其量是一个养老监护人。”

康长良的养老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他不愧是一个有情怀、有格局、有担当的优秀企业家。

若非春风催作雨,如何万物竞葱茏。近年来,颐养中心日益成为礼泉的形象和品牌,省、市、县的主要领导多次来院看望老人、视察指导,兄弟单位经常来了解学习医养结合、文娱活动、康复训练、营养膳食计划等工作开展方法。颐养中心得到了各级新闻媒体的报道和推崇,使其在这个不断拓展的服务行业中确立了领先优势。


心有宏图脚踏实地

三年辛苦耕耘,由名不见经传到名扬省内外。如今的永康颐养中心绿树成荫,亭台水榭,四季花香,鸟飞鱼跃,处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徜徉其间,神清气爽,诗兴盈怀……三年辛苦耕耘,永康颐养中心秉持“为社会分忧、替子女尽责”的理念,推动改革创新,在办院定位、运营模式、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集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慰藉、文体娱乐为一体的办院格局。

大鹏已展翅,当搏击长空。谈起永康颐养中心今后的愿景,康长良踌躇满志地说,养老离不开医院,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中心打造成医养结合的老人之家。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人文关怀,让老人无论是过节还是平时,每一天都有家的温暖。只有播下爱的种子,才会收获爱的果实。我们不仅要解决老人的吃住、生活问题,更要关注老人们的医疗健康和精神需求,今后还要借助互联网+的模式,与全国各地养老院建立联合体,带老人们走出去旅游。一句话,我们要把每位老人当亲人,用自己的真情服务,让老人打心眼里认可这第二个“家”!

事业洪大,生命之珍;从善如流,润物无声。在康长良的带领下,2017年,永康颐养中心被评为咸阳市养老服务业特色品牌,陕西省“医养结合”示范典型机构;2018年被评为省级第一批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他本人被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种下一颗爱心种子,幸福一个老人家庭。寒来暑往,倾情奉献,康长良和他的爱心团队把温暖阳光持续播洒,春风化雨,涓涓暖流,持续温暖着社会和老人们的心灵。


此文关键字: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永康咨询热线
029-35965333

二维码

客户服务热线

13679205513

在线客服